姓名:潘鑫晨 出生年月:1989.03 职称: 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
教育背景:
2016.09-2024.06,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,获工学博士学位
2019.03-2020.03,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,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
2012.09-2014.07,德国维斯马大学建筑学专业,获建筑学硕士学位
2011.09-2014.01,williamhill官网建筑学专业,获建筑学硕士学位
2007.09-2011.06,williamhill官网景观建筑专业,获工学学士学位
研究方向:
1. 寒地健康住区与住区更新
2. 寒地可持续建筑设计
3. 可持续社区营造
学术论文:
1. 潘鑫晨,李智兴,罗杰威等.历时性与共时性思考-马可·戴齐·巴戴思齐的建筑干预解析[J].新建筑,2022(06)57-63
2. Pan X C , Xiao Y X .Simulation Analysis of Building Green Facade Eco-Effect[J].Applied Mechanics & Materials, 2014, 548-5491701-1705
3. Xiao Y, Huang Y, Pan X(通讯作者). Optimizing Thermal Comfort in Urban Squares of Hot-Humid Regions A Case Study Considering Tree Growth, Species, and Planting Intervals[J]. Atmosphere, 2025, 16(1) 63
4. 潘鑫晨,Paolo Vincenzo GENOVESE.基于U-wert模拟的建筑表皮绿化隔热性能分析方法构建[J].建筑节能,2018,46(06)110-112
5. 潘鑫晨,李智兴,肖奕萱,洪菊华,蒋丽萍.基于生物共生思想的可持续建筑设计与技术探析[J].华中建筑,2022,40(08)5-10
6. 潘鑫晨,马洪敏.基于复合化模式的天津三马路旧街区适应性更新设计[J].工业建筑,2019,49(10)60-64+79
7. 潘鑫晨,Martin Wollensak.德国国家养老保险基金(LVA)北德总部办公楼的建筑设计[J].工业建筑,2018,48(03)214-218+189
8. 潘鑫晨,罗杰威,肖奕萱,石慧.适应平疫转换模式的城市水上浮动房屋设计研究[J].建筑与文化,2022(11)17-19
9. 潘鑫晨,肖奕萱,张丛鹏.基于参与式空间叙事的竹构装置建造设计实验[J].设计艺术研究,2022,12(04)130-134
10. 李智兴,潘鑫晨(通讯作者).中低层住宅建筑形态气候适应性优化设计策略研究[J].工业建筑, 2022, 52(7)10.
11. 李辰琦,潘鑫晨.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的生态绿墙环境效应[J].williamhill官网学报:自然科学版, 2014(2):7
12. 肖奕萱,潘鑫晨(通讯作者).局限空间中的废旧建筑再生设计策略-以意大利那不勒斯火车站新服务中心设计为例[J].华中建筑,2022,40(05)147-151
13. 肖奕萱,潘鑫晨,董子璇.基于城市针灸思想的高密度老旧街区更新设计探析-以香港庙街更新概念设计为例[J].建筑与文化,2022(07)157-159
专著教材:
1. 参编教材:BIM技术应用基础[M],清华大学出版社,2019
2. 参编著作:基于数据驱动分析的调查研究[M],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,2019
科研项目:
1.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“促进居民冬季健康恢复的寒地住区慢行空间优化研究”,2025-2027,主持
2.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“城市微更新背景下基于CDIO模式的建造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”,2021-2023,主持
3.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“后疫情时代适应平疫转换空间的建造设计教学模式研究”,2022-2024,主持
4.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“可持续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建造设计教学模式研究”,2022-2024,主持
教学获奖:
1. 2021年,WUPENiCity2021城市设计员工作业国际竞赛,金奖,第1指导教师
2. 2022年,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,特等奖,第1指导教师
3. 2023年,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,二等奖,第1指导教师
4. 2023年,国际建筑与环境设计大赛,银奖,第1指导教师
5. 2021年,谷雨杯全国老员工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,优秀奖,第1指导教师
6. 2021年,天华杯全国老员工建筑设计大赛,入围奖,第1指导教师
7. 2021年,LA先锋奖,景观规划奖,第1指导教师
8. 2021年,东北三省适老化建筑设计竞赛,一等奖,第1指导教师
9. 2022年,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高等院校“乡村振兴”主题竞赛,一等奖,第1指导教师
10. 2019年,Volume zero Design Competition,Honorable Mention(Top15),第1指导教师
11. 2020年,AG360-Floating House2020,Second Place Prize,第1指导教师
12. 2021年,辽宁省教育厅老员工“活力城市”更新设计创新竞赛,一等奖,第1指导教师
13. 2023年,辽宁省教育厅工业遗产改造与保护创新设计大赛,一等奖,第1指导教师
14. 2022年,辽宁省教育厅老员工绿色建筑创新设计大赛,一等奖,第1指导教师
15. 2022.年,辽宁省教育厅乡村生态宜居环境设计大赛,一等奖,第1指导教师
16. 2018年,辽宁省教育厅“木憩”老员工实体搭建大赛,二等奖,第1指导教师
17. 2020年,辽宁省教育厅“木憩”老员工实体搭建大赛,二等奖,第1指导教师
18. 2021年,辽宁省教育厅“木憩”老员工实体搭建大赛,二等奖,第1指导教师
发明专利:
1. 发明专利,一种可移动可折展的组装式多功能微型建筑结构,ZL201811524157.9,排名1
2. 实用新型专利,一种平疫双用的可折展式模块组合型水上浮动房屋ZL202220182077.5,排名1
3. 外观设计专利,园林植物攀爬架(曲面异形)ZL202330030208.8,排名1
4. 外观设计专利,帐篷(竹结构仿古屋顶式)ZL202330030188.4,排名1
5. 外观设计专利,多功能建构亭(微型城市)ZL201930355193.6,排名1
6. 实用新型专利,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管纤维混凝土复合墙ZL202021101153.2,排名2
7. 外观设计专利,树屋骨架结构(可折叠)ZL202230050027.7,排名2
8. 外观设计专利,树屋(穿插悬挂式)ZL202330035438.3,排名3
9. 外观设计专利,水上浮动房屋(可折展)ZL202230010884.4,排名4
邮箱:xinchenpan@outlook.com